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
二维码
分享

【时令养生】春分养生

时间:2022/03/10浏览: 535 次

“二气莫交争,春分雨处行。雨来看电影,云过听雷声。山色连天碧,林花向日明。梁间玄鸟语,欲似解人情”将春分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。春分古时又称为“日中”“日夜分”,当太阳到达黄经0度(春分点)时开始,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,昼夜时间相同(白天与黑夜各占12小时),气温寒暑各半。

春分分为三候:“一候元鸟至,二候雷乃发声,三候始电。”是说春分以后,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,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。此时严寒已经逝去,气温回升较快,一派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。

中医认为,春分时节也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,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,春分养生,重在养肝,因为春季与五脏的肝相应。除了应遵从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的大原则外,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、寒暑,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脏腑的阴阳平衡状态。

  • 饮食调理,宜甘少酸

饮食调养总的原则是以清淡为主,宜甘少酸。春天对应肝,是肝气升发之时,肝木太旺,就会对脾土造成过度克制,所以药王孙思邈提出: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酸味入肝,主要起到收敛的作用,而甘味入脾,能补脾气。此时当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,如瘦肉、蛋类、牛奶、蜂蜜、豆制品等;吃时令蔬菜,如韭菜、豆芽、豆苗、莴苣、黄花菜等,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。

  • 早睡早起,精力充沛

《黄帝内经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说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。”按时睡觉,早睡早起,中午安排午睡,养气除疲,注意精神放松。因为春分时节阴阳虽然是对半分,但总的趋势是阳气上升,这个时候人体的血液和激素活动逐渐升高,气候又忽冷忽热,骤然变化,会导致人体平衡失调,诱发因肝阳上亢引起的疾病,如: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眩晕症、中风等。睡眠充足能助人心情平和、提高免疫力,白天人会充满活力,也有利血压稳定、心脏健康。

  • 走出户外,适量运动

《四气调神大论》说:“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”。进入春分时节,万物生长茂盛,机体的功能也开始增强。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,要到户外去感受大自然勃勃上升的阳气,如踏青、散步、做操、打球、打太极拳、放风筝等。运动能使人体气血通畅,促进吐故纳新,强身健体,在清新空气中活动,也有利肝气疏泄,达到养肝护肝的作用。

  • 心情调养,疏肝为要

春季对应肝脏,肝的生理特性为“喜条达而恶抑郁”,喜欢舒展、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、烦闷。《黄帝内经》说“怒伤肝”。春分时节易肝阳上亢,肝脏疏泄功能失调,肝气不疏,郁热化火,就会导致心情不畅,造成心理疾病。所以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,努力做到不着急、不生气、不发怒,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。保持轻松愉快、乐观的情绪,要避免情绪波动,做到心平气和,从而安养神气,切忌大喜大悲。不要过分劳累,以免加重肝脏负担。有肝脏疾患的人,更要做到心宽、心静。

  • 晒太阳,补阳气

头为诸阳之首,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,凡五脏精华之血、六腑清阳之气,皆汇于头部。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,是百脉所会之处。晒太阳时,让阳光晒过头顶,而且最好能晒到正午的阳光,这时的日光阳气最充足,可以通畅百脉、调补阳气。

  • 艾灸

艾灸的主要穴位有:大椎、命门、脾俞、关元、中脘等。大椎穴是诸阳之会,灸之有助于春天人体阳气生发。命门穴内连脊骨,灸之可对人体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、激发和推动作用。艾灸脾俞可健脾袪湿,能裹血、温五脏。关元穴是人体脾经、肾经、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,持续温灸可使腹内寒气消散,小肠吸收功能增加,既补气又补血。中脘穴有调胃补气、化湿和中、降逆止呕的作用,灸之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,促进消化吸收。

(供稿:治未病科 蒲琳倩 )